刘亮程《长命》:赋予“生”宽广的厚度与绵长的深度
2025.11.15
《长命》是刘亮程的60岁之作。在《本巴》中,刘亮程改写江格尔史诗,创造出一个天真的本巴世界。这也是一个人类少年时期的世界,“那里人都二十五岁,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一切都充满童年与童真的勃勃生机,“还有足够的时间让万物长大”,一切都来得及。那...
在灰暗之中闪烁——读秦汝璧《后遗症》原创
2025.11.15
秦汝璧最新中篇小说集《后遗症》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三部彼此独立又主题相连的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细腻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图景:女性经验的幽微感受、身体意识与欲望的矛盾,羞耻与创伤记忆的纠缠,家庭与婚姻中权力结构的暗...
新大众文艺与当代文学精神重构——以小说创作为中心
2025.11.15
新大众文艺由《延河》编辑部在《延河》2024年第7期发表的《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进行首倡和命名,随后在文坛迅速引起反响。所谓新大众文艺,是“大众写,写大众,大众享用”[1]的文艺。新大众文艺的崛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文学的维度看,...
植物、乡土与语词——当代小说创作的植物转向
2025.11.15
在后人类主义思潮影响下,过去的十多年间,动物批评在西方学界引发了诸多关注,在哲学、文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关于植物的理论思潮和跨学科研究也渐次展开。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就组织过文学中的“植物生态批评”的相关讨论,...
人性图谱 茶乡画卷——评何正权长篇小说《茶道》
2025.11.15
何正权的长篇小说《茶道》洋溢着馥郁茶香,塑造了一群特色鲜明的茶人形象,勾勒了一幅隽美灵秀的信阳画卷,再现了当代茶乡追求幸福的奋斗精神。《茶道》跨越了6000多年的历史空间,叙述了茶叶在信阳区域的引种、复兴和发展,以及信阳毛尖特色和品牌的形成...
《土人人》:在黄土沟壑间奏响生命强音
2025.11.15
作家梦野的中篇小说《土人人》以陕北大地为底色,铺展了一段关于民间艺术传承与生命羁绊的苍凉长卷,以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艺人的坎坷遭遇,映照了历史转折时期的命运悲歌。小说以徒弟寻找师傅为主线。梁梁这位从山西乌梁投奔师父的说书人,终其一生都在黄土高...
书写时代的人,终将被读者铭记
2025.11.15
历史人物如何进入学者和作家笔下,向来受到关注。钟兆云写项南,便是如此,我也一直期待有加。他最新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公仆榜样》,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为写作此书,钟兆云用了30多年的时间准备。1989年国庆前后,我在担任福建省“青春·校园·社会”...
乡村振兴“唱大风”——评巴陇锋长篇小说《秦岭人家》
2025.11.15
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政策,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作协实施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文坛涌现出一批聚焦乡村世界、积极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长篇小说领域的表现最为抢眼。别的且不说,单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五...
在传承中创新——评《灿烂与辉煌——解码中国古代科技基因》
2025.11.13
作者:庞之浩(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编审)  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的新作《灿烂与辉煌——解码中国古代科技基因》,日前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面向大众读者,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特色和优势的科普图书。  王渝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