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屠夫》:反思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2025.11.26
作者:何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副编审)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剧目《屠夫》反思战争带给全人类的灾难,警示和平年代的人们应“如山猫般警惕战争屠夫”...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11月20日,“千峰翠色——施珍越窑青瓷作品横琴邀请展”在广东横琴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展览集
2025.11.26
【舞台艺术众家议】  作者:崔月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 宫鑫(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助教)  民族舞蹈并不是简单再现历史记忆,而是通过肢体语言对民族文化进行创造性演绎,以审美创造的方式给予当代社会精神滋养。  说起民族舞,人们常用“...
中华美学总是关涉人生——评金雅《美趣与人生》
2025.11.26
金雅教授新著《美趣与人生》,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以“趣”为切入点,重释六位现代名家的思想资源,揭示了中华美学将审美、艺术与人生相融通的根本特质,呈现了中国现代美学的风貌。在此基础上,该著精要梳理了中华美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脉络,为当代审美与...
进一步繁荣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大众文艺
2025.11.26
我们正置身于一场波澜壮阔的媒介革命之中,互联网技术以其颠覆性力量,重塑着文艺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方式,催生了文艺的新生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
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激活人文精神——评长篇历史小说《陶渊明》
2025.11.26
杨振雩的长篇历史小说《陶渊明》,并不囿于已经大量存在的关于陶渊明的历史书写,而是在对文献、文学文本的深度解读中,以新的视角为读者呈现具有深切人文精神和自审意识的陶渊明形象。作品在整个叙写体例和总体架构上,打破单一的线性逻辑,以《南史·隐逸传...
墨韵文心:书法与文学“共舞”
2025.11.26
【文学与其他艺术样式如何携手】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汉字书写衍生而成的“书法”,早已跨越记录语言的实用功能,升华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历史上,它不仅是文学的“记录者”,更是与之默契相处的“共舞者”。今天,数字技术纷至沓来,键盘输入、语...
以广阔的社会视野讲述故事
2025.11.26
长久以来,“中年状态”和“中年写作”一直未被充分讨论。事实上,中年作家在生活积累方面的优长和不疾不徐的沉稳心态,为文学创作注入别样开阔的韵致。吕铮今年刚满45岁,可以说是处于从青年走向中年的分水岭。他的长篇小说《双刃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山居图》:在乡土中探寻精神家园
2025.11.26
在这个喧嚣纷扰的时代,当我们的目光在繁华都市与快节奏的生活中穿梭时,偶尔停下脚步,走进一部能够触动心灵的作品,便如同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朱法元的《山居图》,便是这样一部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的佳作。它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生活画卷,...
温文尔雅的荒诞书写,或轻描淡写的命运重击——评范小青《江山故宅》
2025.11.26
范小青长篇新作《江山故宅》以物为镜来映照人事,以物感时,以物怀人。作品在温文尔雅的笔致中编织荒诞的经纬,于轻描淡写中施以命运的重击。这部小说摒弃了大开大合的戏剧性,转而潜入生活内部的幽微褶皱。《江山故宅》原名《不易堂》,改名的灵感暂且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