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组织机构
本会动态
会员之家
文艺资讯
活动公告
文艺评论
文艺名家
文学园地
艺术空间
中国新归来诗人
联系我们
在地与流动——论赵德发长篇小说《大海风》
2025.11.20
海洋,既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地理空间,又是汇通世界多样性的人文景观。但整体而言,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大陆中心”的幻象,“正统文化中的某种自我认定,隐蔽和遮盖了海洋的冲动”(1),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结构形态和精神气质。同时,海洋意识的相对...
了解更多
土地悲悯
2025.11.20
当电视剧《生万物》的热潮席卷荧屏,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的文学肌理也再度被大众审视。这部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长篇力作,以沂蒙山区天牛庙村为坐标,在四代人七十年的时空纵深中,将土地变迁与人性挣扎编织成一部沉痛而壮丽的乡土史诗。读者中的有识之...
了解更多
《唐诗传》中的“命运”主线及其立传精神原创
2025.11.20
对于“唐诗”,我们仿佛耳熟能详;但是其中蕴含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却较少引起关注。赵柏田的《唐诗传》以此作为对象和焦点,梳理“唐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命运遭遇,辨析“唐诗歌”的发生轨迹和思想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唐诗”背后的历史沧桑、伦理困境与人...
了解更多
21世纪,文学还能启蒙读者吗?
2025.11.20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做评论应该和作家保持距离。对我而言,刘汀的评论不好写。2013年我从东北来到北师大读硕士,我怀着亢奋、渴望,同时又胆怯、焦虑的心情,看着原本只能在书上读到的人物纷至沓来。刘汀也是其中之一,当时他还是“青年作家”,这个名号...
了解更多
曹文轩:论王干与1990年代文学
2025.11.20
王干的身影主要闪现在中国1990年代文学领域。他的性情、经历、知识系统等,似乎很适合流连于这个变幻无常的领域。他为这个领域增添了光彩,是中国当代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很不一样的学科,它分“前沿”和“后方”,而...
了解更多
《永不抵达的信》:深切凝视人的精神世界
2025.11.20
王威廉的《永不抵达的信》构建了一座承载着记忆、爱情与自我救赎的文字迷宫。作者通过充满个人特质的思辨气质与诗性语言,完成一次对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深切凝视,以及重建意义和价值支点的勇敢尝试。这封信,既是女主人公“我”写给旧爱王然的独白,也是一场与...
了解更多
墨痕起落处 皆是桑梓情——故乡在作家笔端的投影
2025.11.20
故乡作为地标走进文学殿堂与文学创作走不出故乡内理相通。凡文学创作总少不了“故乡”的支撑,灵感涌现、故事原型、文脉传承渗透着作家的成长经验,情感羁绊、写作意义等蕴藏着创作者的故土情结。同样,故乡作为文化母题成为人类心灵港湾与精神家园的象征,离...
了解更多
文字的药以及炼丹术——简评《文字药房》
2025.11.19
在短篇小说集《文字药房》中,作者夏群借他人之口说:“世上90%的问题,都能靠阅读解决,那些不被定义为病痛、不会被医生诊断出来的困扰也是。”我以为,这是对西汉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语的延伸和丰富。喜爱阅读的人,对夏群此语自是悠然心...
了解更多
在求真求新中寻找诗与思——评钟世华《思想深处的漫溯》
2025.11.19
钟世华是广西一位“80后”的评论家和诗人,他在专注少数民族地区诗人评论的十余年间,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评论范围,在寻求文学的民族精神、艺术规律和文学新变中,进行独立而充满智慧的思考,其评论具有哲理和诗性的色彩,在青年评论家中具备鲜明的标...
了解更多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