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汉明:探寻穆旦的文学人生
2025.04.10
穆旦是谁?我最初只知道他出生在天津,祖籍浙江海宁,本名查良铮,查家的良字辈。明清两代,查家是海宁的望族,出过不少中国文化史上卓有建树的人物。而最近一个大家都还记得的查氏俊杰正是良字辈的查良镛,笔名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这是很容易发生联想...
同时有两本传记出版,这位诗人为什么值得如此纪念?
2025.04.10
五四以降,在新文学铮铮作响的言说机器中,语言被发明为一种可疑的症候。生物学式的救亡图存的修辞术,压倒那些希望以语言的反复折射,玉成某种纯粹如水晶的“绝对诗”的学院修辞术。后者被视为颓废且孤芳自赏的室内文学,以技术遮掩母题,然而前者,往往却也...
饶翔:人生处处是闺怨
2025.03.25
付秀莹的文学创作发轫于“芳村”,从成名作《爱情到处流传》到新近的长篇小说力作《陌上》,芳村是她的文学故乡,是她独特的美学天地。在此之外,她近年的笔墨也多集中于北京这样一个异乡。从“芳村”到京城,随着时空的流转,付秀莹渐渐在她所得心应手的乡村...
王久辛:他们歌唱力量、智慧与创造
2025.03.25
一个行业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的蓬勃兴旺的景象,其实正是一个行业的精神风貌的展现。对于刚刚过去的2016年来说,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学创作的形势一派大好。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国家电网公司的职工诗人,或曰工人诗人——一个久违了的称谓,正在声名鹊起...
杨庆祥:秩序的设置与不服从的本能
2025.03.25
在读到彭扬的《故事星球》( 《人民文学》 2017年第4期头条)的时候,我正好读过了刘宇昆的科幻小说《思维的形状》 ,那是一个充满了创意和奇思妙想的科幻小说,里面关于外星球的故事、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缺陷,深刻而又圆融。然后,当...
贺绍俊:关于乡村的宏大叙事
2025.03.25
《复活的世界》:阿慈兰若著;作家出版社出版。阿慈兰若的心有多大,读他写的《复活的世界》就知道了。《复活的世界》由《灵魂史》和《大地史》两部小说组成,两部小说写的都是发生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故事。《灵魂史》将我们带到了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最不...
石一枫:陈雪《摩天大楼》——关于人性的隐秘拼图
2025.03.25
摩天大楼在现代城市中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所谓的“后发区域”,这种地标性建筑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城市正在向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最强有力的证据,20世纪初叶的纽约、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东京、进入21世纪的北京和上海,甚至中国...
梁鸿鹰:美丽新世界的诗意画卷
2025.03.25
人类社会的进步,向来以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双手的解放等来衡量,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谓人类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路途上的一个重要探索,科学家跋涉于这个布满了荆棘、充满了传奇、积聚着人类智慧的征途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
赵兴红:建构有特色的叙事经验
2025.03.25
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被引进中国。当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文艺理论,叙事学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文学批评领域的研究与运用,引起了中国文坛对小说文本研究的重视。那么,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文本,并以此为中介传播与建设中国的叙事经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