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组织机构
本会动态
会员之家
文艺资讯
活动公告
文艺评论
文艺名家
文学园地
艺术空间
中国新归来诗人
联系我们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厚植文化元气 谱写学术新篇——202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选介
2025.11.1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2 05:05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2010年起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集中推出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
了解更多
书写跨国营救中人性的光辉
2025.11.1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美国军队执行过一次“杜立特行动”。1942年4月,美国飞行员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成功突袭东京,他们原计划返航中国的衢州机场,但因燃油不足等原因,被迫在浙赣皖闽等地弃机跳伞。周立文的纪实作品《英雄山河:1942...
了解更多
“流动的云”与“不动的山” ——关于文学与广播关系的一点思考
2025.11.12
广播这种传统媒介形式,从定义上看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在网络时代,广播可以拓展为一切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
了解更多
开启一场诗意的文学旅行
2025.11.12
站在绍兴的咸亨酒店前,那尊著名的孔乙己雕像仿佛不再是一尊冰冷的铜像,而是一个可以与之对话的魂灵。我们看着他长衫的褶皱,脑海中回响起那迂腐又令人心酸的对白:“多乎哉?不多也。”也许这就是“跟着文学去旅行”的魅力——它让平面的文字立了起来,让沉...
了解更多
时间之流中的技艺与人——评钱幸小说《二十一日酉时》《皮影》
2025.11.12
钱幸是一位颇有才气的青年小说家,已凭其丰富的小说创作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在她新近出版的小说集《二十一日酉时》中,《二十一日酉时》和《皮影》两篇均书写了某种传统而行将消逝的手工技艺:制醋和制作并演出皮影戏。因而,初读小说,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
了解更多
为思想寻找一个恰切的形式——浅谈文体的杂糅与创新
2025.11.12
每个作家在动笔之前,都会面临两个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其中,“怎么写”必然涉及选择何种文体形式进行表达。文体好像是一个公共的载体,但作家的创作个性,会赋予文体独特的样貌。比如鲁迅,既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体家。在短篇小说《狂人日...
了解更多
数字原住民写作的探索者——关于大头马的小说
2025.11.12
根据相关调查,1994年前后,中国的初代“数字原住民”开始批量出现,并与带宽、流量、网速同步恣意生长。30年后,作为赛博世界的缔造者和长居客,他们自然而然地把数字生活引入现实世界,尤其体现为当代网络用语中已经渗入了大量的游戏词汇,如“破防”...
了解更多
莲山潍水文脉长——浅析作家李忠春散文作品的家乡情结兼及其他
2025.11.12
一中国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这些必然在作家个人,乃至区域性作家群体中,在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里,得到一定程度的反应和表现。这就是文学与这种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和耦合,从而表现出的区域性和地域性特征。中国文学史上,很多作家,很多作品,...
了解更多
“有声的乡村”与走入人群的写作——李约热近年创作转型论
2025.11.12
内容摘要:“深扎”乡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走入人群”的经历深刻影响了李约热的小说创作。在其新近的写作中,一个“有声的乡村”开始浮现。通过对传统“说书”技艺的借用,对通俗文学技巧的学习,以及对民间话语的诗性表达,他从乡土观察者转化成体验者,成...
了解更多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