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翔:人生处处是闺怨
2025.03.25
付秀莹的文学创作发轫于“芳村”,从成名作《爱情到处流传》到新近的长篇小说力作《陌上》,芳村是她的文学故乡,是她独特的美学天地。在此之外,她近年的笔墨也多集中于北京这样一个异乡。从“芳村”到京城,随着时空的流转,付秀莹渐渐在她所得心应手的乡村...
王久辛:他们歌唱力量、智慧与创造
2025.03.25
一个行业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的蓬勃兴旺的景象,其实正是一个行业的精神风貌的展现。对于刚刚过去的2016年来说,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学创作的形势一派大好。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国家电网公司的职工诗人,或曰工人诗人——一个久违了的称谓,正在声名鹊起...
杨庆祥:秩序的设置与不服从的本能
2025.03.25
在读到彭扬的《故事星球》( 《人民文学》 2017年第4期头条)的时候,我正好读过了刘宇昆的科幻小说《思维的形状》 ,那是一个充满了创意和奇思妙想的科幻小说,里面关于外星球的故事、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缺陷,深刻而又圆融。然后,当...
贺绍俊:关于乡村的宏大叙事
2025.03.25
《复活的世界》:阿慈兰若著;作家出版社出版。阿慈兰若的心有多大,读他写的《复活的世界》就知道了。《复活的世界》由《灵魂史》和《大地史》两部小说组成,两部小说写的都是发生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故事。《灵魂史》将我们带到了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最不...
石一枫:陈雪《摩天大楼》——关于人性的隐秘拼图
2025.03.25
摩天大楼在现代城市中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所谓的“后发区域”,这种地标性建筑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城市正在向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最强有力的证据,20世纪初叶的纽约、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东京、进入21世纪的北京和上海,甚至中国...
梁鸿鹰:美丽新世界的诗意画卷
2025.03.25
人类社会的进步,向来以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双手的解放等来衡量,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谓人类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路途上的一个重要探索,科学家跋涉于这个布满了荆棘、充满了传奇、积聚着人类智慧的征途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
赵兴红:建构有特色的叙事经验
2025.03.25
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被引进中国。当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文艺理论,叙事学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文学批评领域的研究与运用,引起了中国文坛对小说文本研究的重视。那么,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文本,并以此为中介传播与建设中国的叙事经验,是...
霍艳:《甲骨时光》,还原想象与虚构想象
2025.03.25
与文学史留名的野心不同,陈河的目标是:写一本有神奇故事的好看的通俗小说。这目标并不易达成,一不注意就为了追求神奇、好看,将通俗变成流俗,更与他从前所追求的“纯文学”意愿有所冲突。陈河新作《甲骨时光》神奇、好看、可读性强,算是完成了目标。但写...
凸凹:回归生命本体的“母语”写作
2025.03.25
暑期拿到彭程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立刻耽读不止,如沐清风,心神俱爽,好的文字的确可以让你消暑受用。这是一卷回归内心和本体的文字,一切都立足于生命的原点,伦理的基点,在人的普遍生活和人情、人性恒常之处款款落笔,做从容、准确、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