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物语》:为精神“还乡”保留一席之地
2024.07.16
在AI时代进行乡村写作,这是诗人吕煊的一种勇气。在这个走得飞快的时代里,吕煊用自己的慢,在进行某种负隅顽抗。吕煊用自己的笔触,让人觉得汉语还需要乡村,人类的精神世界里,还为“还乡”保留着一席之地。吕煊动用所有传统的力量,为乡村抒写注入一种古...
《数大象》:奔向不可能的大象
2024.07.16
“了解不可能的东西,不可能的可能”,这是庞羽对个人写作冲动的解释。她在新作《数大象》(《作家》2024年3月刊)中依旧毫不掩饰着迎难而上的决心,探询着人和宇宙的状态与秘密。《数大象》首先在故事内外构建了双重迷宫。最外面一层是有意使读者晕眩的...
《文城》:天涯海角,之死靡它
2024.07.16
原标题:天涯海角,之死靡它——论《文城》“寻找”美学的意义生成及丰富蕴涵余华202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文城》,延续了其以往将“寻找”作为“重要的故事内驱力”[1] 的叙事风格。小说在呈现美好人性与多舛命运之间强烈叙事张力的同时,也呈示着命运...
《心灯》:一首感人动听的乡村教师之歌
2024.07.16
作家汤清发创作的长篇小说《心灯》,讲述了一个献身乡村教育的青年大学生的故事。主人公舒山根从小父母双亡,是全村人把他养育成人,供他读书,成了一名大学生。所以他毕业后,克服种种困难,毅然回到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回报乡亲们的养育之恩,最后积劳...
《大辽河》:文明的积淀与历史的风情
2024.07.16
津子围是一位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家,他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发表的《童年书》《口袋里的美国》《十月的土地》等作品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长篇新作《大辽河》是一部以辽河为题材的小说,是一部地方志,也是一部边地书,它和其他小说共同构建了津子...
《云落》:看小说如何描写“气味”
2024.07.15
张楚说,短篇小说是深夜里的一声叹息,是抹香鲸在月光下跃出海面的一瞬,是骆驼穿过针眼安全抵达沙漠的过程,是上帝的一个响指。上帝打响指的一瞬间会改变成千上万的事物的状态,但是要深化这种状态则要靠这声响指的余响。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云落》中充斥着...
《且慢》:文人的寻根之旅和现实关怀
2024.07.15
张瑞田新出版的散文集《且慢》,不仅收录了作者最新创作的十九篇散文,还配上了作者的三十多幅书法作品。我按照惯有的阅读习惯,先看图,再读文。张瑞田的隶书、行书,都具有一定的功力,字迹清雅,任意洒脱,书卷气十足。再读十九篇散文,不禁感叹:这样一本...
《玉米味的月光》:写作的起点是真实
2024.07.15
收入散文集《玉米味的月光》中的多半作品,可谓作者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实录:她怎样由不喜欢所学专业而调整心态努力学习,又如何外出打工而流落于都市街头,仿佛一个素朴、实在的人,吃过了普通人都难免的种种苦头,目下暂得空闲,坐下来对着你讲述她的平凡故事...
《肾上腺素》:接纳变化不忘热忱
2024.07.15
过山车在轨道上飞速奔跑,呼啸着来到最高点。在向下俯冲前的两秒,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那一刻,人体的肾上腺素达到峰值,心理活动也变得更为纯粹,只剩下一个能跟自己对话的声音。时间很短,却能改变很多。下一瞬间的回落,已然标志着一场爱情故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