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叙事之变格与乡土中国之再现——贾平凹《河山传》论
2024.07.19
《河山传》作为贾平凹城乡题材小说谱系中的最新力作,对同类型小说中城乡二元对立、相互隔膜的叙事进行了修复,呈现出一种叙事模式的变格,即对城乡之间生活的差距、情感的割裂、精神的断代、农村人进入城市后的无根感,通过带有传奇性的叙事和日常化的叙事重...
上海女作家近作中的家庭叙事变革
2024.07.19
在漫长而持续的乡土中国时代,家庭、家族一直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母题之一,但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家庭叙事可以算得上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的叙事主题。出生于上海的作家,因生长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程度较高的地方...
总体性的重建及其难度——关于《黄金海岸》
2024.07.19
对李师江来说,写作《黄金海岸》的意义可能在于试图给故乡立传,正所谓“有史诗的故乡,永不消亡”(《黄金海岸》封面语),《黄金海岸》的史诗性追求十分明显。但小说给人最大的印象或让人最为触动的,还是其中弥漫着的民间信仰。小说中充盈着神的影子,让人...
潮生两岸的80年代诗学
2024.07.19
“在1980年代写诗”系列一共分两册《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这一夜碧溪潮生两岸》,分别记录了在上世纪80年代开启写作生涯的两组诗人的作品。读者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是80年代?这些作者并不都出生于80年代,有的甚至可能出生于20年前。而两本...
固执又重旧情的钟叔河先生
2024.07.19
在出版界,钟叔河先生可谓大名鼎鼎,上世纪80年代他以策划出版“走向世界丛书”蜚声出版界,显示了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性格与胆识。钟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出版家,还是知名的学者和散文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珞珈山读研时就久闻钟先生的大名,由于年龄与地...
文学赋予公园新的品相与亮色
2024.07.18
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一个城市居民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精神状态能变得更好,即“公园20分钟效应”。进入盛夏,公园里的路面在正午明亮得反光,相比前两季,此时游人明显减少,但不影响树荫下的吹拉弹唱者神色怡然地演奏着对生活的热情。他们也许是公园理...
《申黎光的峥嵘岁月》:真情生动 细腻透彻
2024.07.18
《申黎光的峥嵘岁月》,是作家朴实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他以前写的《交通局长》《我不欠你的》《扶生》我都读过,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朴实以对文学的钟情和热爱,以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坚持写作,不断突破,近年来佳作频出,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写作实力。...
近距离与远眺——评长篇《蜕》
2024.07.18
贺淑芳的《十月》讲日本女人菊子十岁被卖到山打根,爱上从基隆去的牧师。时间是孙中山革命的年代。或许因为我留意过相关历史,小说让我惊艳无比。在“圣与非圣”“洁与不洁”中的梭巡,丝毫不做作,那真是功力——尽管小说可能有点晦涩。赖香吟早期偶也晦涩,...
报告文学《大道》——讲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故事
2024.07.18
中国幅员辽阔,受历史与自然条件等的限制,交通不便制约了西部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新时代,党中央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李玉梅的《大道》(漓江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聚焦这一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