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组织机构
本会动态
会员之家
文艺资讯
活动公告
文艺评论
文艺名家
文学园地
艺术空间
中国新归来诗人
联系我们
古籍“新”变
2025.08.28
“古代典籍是穿越时光的文明信使,更是文明传承的基因图谱。现代信息技术与古老的文化载体相结合,为解决困扰广大读者的‘古字难认、古文难懂、古书难寻’的难题打开了一条新途径……”近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指导、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
了解更多
麦家成都“寻亲记”:回到谍战文学开始的地方
2025.08.28
2009年,麦家离开了生活15年的成都,回到家乡杭州定居。从此,成都成为他的念念不忘。此前几乎不怎么说四川话、不吃辣的他,开始逮着机会就说四川话,看川话版电影,也开始想念川菜。“离开了这座城市,反而让我在内心中一直想要挽留它。”2025年8...
了解更多
“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第八期活动在南京鼓楼开讲
2025.08.28
8月26日,“世界文都 阅见鼓楼——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第八期活动在南京鼓楼下关大厦举行。以“故宫故事与中国精神”为主题,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带领读者穿梭于紫禁城的朱墙碧瓦与长江之畔的现代文明之间,为数百名读者铺展了一幅跨越世纪的文物守护长卷...
了解更多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书文献展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2025.08.28
当地时间27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80周年图书文献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哈马舍尔德图书馆举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与哈马舍尔德图书馆馆长萨诺斯为展览揭幕。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展览分为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与联合国、新...
了解更多
夏末秋初好“晒书”
2025.08.25
晒书,又称“曝书”,是中国传统习俗,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夏末秋初,人们将藏书、字画置于阳光下翻晒,避免书籍受潮或者被蛀虫损坏。自汉代以后,晒书逐渐演化成为传统习俗,绵延千古。今天,晒书又衍生出“分享”的含义,通过晒书节,将古人的晒书传...
了解更多
文学种子缘何在小凌河流域蓬勃生长
2025.08.25
早期的油印社报《小禾》如今的《小禾》已出版了318期在农民作家家中开笔会已是朝阳作家们的“家常便饭”。图为笔会现场。 朝阳市作协供图小凌河流域作家群的部分作品在当地的农家书屋常年展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朝阳市小凌河流域陆续走出了数百名作家...
了解更多
以赤诚之笔书写华南抗战荣光
2025.08.25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朱德在会上作题为《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指出“在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战场上,我们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一起,曾流洒了最多的热血”,“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
了解更多
贵州民族文学创作青年研修班在天柱盘江书院举行
2025.08.25
8月23日,由贵州省作家协会指导,贵州民族报社主办,黔东南州作家协会协办的“贵州民族文学创作青年研修班”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盘江书院举行。贵州省文学艺术评论家张建建,中国作协会员、黔东南州作协主席姚瑶,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科技大学人文...
了解更多
第三届北疆多民族语言文学交融共生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5.08.25
8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民族院校及民族地区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暨第三届北疆多民族语言文学交融共生学术研讨会在包头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与内蒙古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承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
了解更多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