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四明文库》捐赠国家图书馆
2025.08.12
8月8日,宁波乡邦文献丛书《四明文库》捐赠仪式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迎来首部可公开借阅的纸本大型地方文库丛书。宁波古称“四明”,自宋以来文教兴盛。作为宁波历史上规模最大、编纂最为系统的地方文献出版工程,《四明文库》全面搜...
中国诗歌学会赴山丹采风调研
2025.08.12
8月5日至7日,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率学会专家学者一行,深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开展采风调研活动。活动期间,中国诗歌学会与山丹县就诗歌赋能生态旅游展开座谈交流。山丹县领导展宏宙、杜万善、石晶、李凤武等出席座谈会。来自...
“黄河长江共约年保玉则生态采风活动”在青海久治县举办
2025.08.12
8月9日至12日,“黄河长江共约年保玉则——全国诗人生态采风活动”在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举办。此活动由中国诗歌学会、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久治县委宣传部、久治县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生态采风活动中,诗人们深入久治腹地,探访黄河...
新大众文艺崛起,人人都能写出“好诗”
2025.08.12
“写作不只关乎尊严、声名、利益,也关乎人的生活需要。”继《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等作品之后,南京作家黄梵给普通人讲授如何写作新诗再出新作,这就是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爱越界的酒神:现代诗漫谈》(简称《爱越界的酒神》)。小到生活中暗藏的诗意...
“高冷”古籍,在互动中“破圈”
2025.08.12
古籍修复师廉成春正在修复古籍。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摄/光明图片中国书店正在展销的古籍。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摄/光明图片河北石家庄市实验小学学生在石家庄市图书馆参观手抄中国名著展览。新华社发参观者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文物古籍展。新华社发读者在上海...
徐俊:古籍之美在“质”也在“形”
2025.08.12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化之所以弦歌不辍,古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内容来看,古籍包罗万象,凡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宗教、科技,无所不包。从形态来看,古籍也丰富多彩,除了...
书同文 语同音 人同心
2025.08.12
澳门镜平学校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新编学生字典》(繁体字版)。澳门镜平学校供图“字典像是个知识的宝藏,除了帮助学生学会更多词语,深入感受中文和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能培养学生养成从书本寻找答案的自学习惯,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国民身份的认同。”于...
毕淑敏:我与“昆仑”有个约定
2025.08.12
1987年写作处女作《昆仑殇》时,毕淑敏对于书名的确定考虑再三。“昆仑”这两个字太重,后面该用哪个字或词匹配?有天晚上,她突然梦到一块小石板,上面写着一个“殇”字。这个梦如此神奇,仿佛天降灵感。这件事毕淑敏很少跟人提及,生怕像是瞎编的。时隔...
构建融合场景,让阅读由“多”变“深”
2025.08.12
读者在本届虹口书会活动现场读书选书。 文汇报记者 周俊超摄出版社、书店、文创店集体“练摊儿”,在咖啡店消费可领取虹口书会专属贴纸,凭《阅读手册》享受商场观影优惠……2025上海书展虹口分会场暨第三届虹口书会昨天在瑞虹天地太阳宫启幕。虹口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