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从诗到诗的迁变脉络:新诗的发端及其主体性状

时间:2025-01-08 10:37:09 编辑:sjh
分享至

1949 年前民国时期的中国新诗,属于第一阶段的广义  上的自由主义时期,与民众生活方式的自然、自主性一样,未  必关联到其时的“经国之大业 ”或体制根基的“千古事”,具有  可以为诗而诗的松散文化环境和相对自由的空间,诗人们在  个体的精神领域中怎么写、写什么,基本上是任意创造发挥, 不一定受到外在因素的非文学的制约 。 回溯源头,自 1910  年代后期以来,受自身文化根系的变革进步需要和西方文化  的深刻影响,造成了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思潮包括新诗在内  的新文学的酝酿、萌生和兴盛。


1、新诗的发端及其主体性状


五四运动前夕的 1917 年,2 卷 6 号《新青年》杂志发表了  留美哲学博士胡适的白话诗词八首,其中包括他写于 1916   年 8 月 23 日的白话诗《两只蝴蝶》(发表时题为《朋友》),成为  中国新诗的开场之作 。胡适于 1920 年出版白话诗集《尝试  集》,完成了汉语诗从文言文向书面白话的转变、异变 。在  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上更趋于自由化的新诗作品,是留日  知识分子郭沫若出版于 1921 年的新诗集《女神》。 按《郭沫  若自叙: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 1985 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所  载,他的诗歌修养来自中国古代诗人王维、孟浩然、柳宗元、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诗歌的觉醒来自外国诗人泰戈尔、海 涅,诗歌写作的爆发来自惠特曼、雪莱,然后向歌德、瓦格纳 的诗剧格局演进。

稍加审思一下,郭沫若把 19 世纪初的西方浪漫主义用 于 20 世纪初中国新诗的开创,也许着重于适应文学革命形 势的需要,而非按照人类诗歌的艺术走势来同步对接新诗的 形成;假设把他的诗歌文本放在当时的世界诗歌范围来审 阅,或者放在当代的中国诗歌范围来考量,他在百年新诗史 上的艺术地位可能会受到颠覆,或者说有被重置的可能 。郭 沫若对新文化革命的诉求远不止是文学,还包含了更显著的 政治抱负或文化运动健将的用心,诗歌是他的从事政治运作 的器具,因此他并未把自己的《天上的街市》《夕暮》《静夜》这 类隽永精致的诗歌作为价值主导,而是把那种与政治时势背 景紧密相关的作品当成文学正宗 。他在《序我的诗》一文中 自白说,“我想坦率地说,自从《女神》之后,我就不再是一个 ‘诗人 ’了 。 自那以后我自然也出版了几本诗集,但我自己却 (觉得)不够有味道 。也许《女神》之后的事情更好,但并没有 内在情感的火山喷发( 1944 年 5 月《中外春秋》月刊第2 卷第 3、4 期合刊)。”可以说,郭沫若与政治时势融为命运体的文学 追求,使他获得了“时代悲喜剧的主角 ”的所有诠释,自然就 销蚀了诗歌艺术的诸多性质。

中国新诗诞生以后,相对宽松的近乎自由主义的文化生  态,生成了中国诗人自主创作的空间场域,让诗歌艺术通古  达今,链西接中 。外国的各种诗歌艺术形式涌入国内,“从而  生发出了形形色色的中国现代诗流派,如胡适、沈尹默、俞平  伯、康白情、刘半农、刘大白们的尝试派,王统照、鲁迅、周作  人、叶圣陶、冰心、朱自清、刘延陵们的人生派,郭沫若、田汉、 成仿吾们的浪漫派,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魏金  枝、谢旦如、楼建南们的湖畔派,徐志摩、孙大雨、饶孟侃、林  徽因、于赓虞、刘梦苇、闻一多、朱湘、邵洵美、方令孺、方玮德、陈梦家们的新月派,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们的  象征派,冯至、戴望舒、梁宗岱、卞之琳、何其芳、施蛰存、李广  田、李白凤、苏金伞、林庚、路易士(纪弦)、徐迟、南星们的现  代派,胡风、阿垅、田间、冀汸、鲁藜、绿原、牛汉、曾卓、彭燕  郊、邹荻帆、杜谷、芦甸、鲁煤、罗洛们的七月派,穆旦、杜运  燮、辛笛、唐祈、唐湜、袁可嘉、杭约赫、郑敏、陈敬容们的九叶  派,还有在《小雅》诗刊发表作品的吴奔星、李章伯、柳无忌、 锡金、侯汝华、林丁、常白、陈残云和吴兴华等等诗人们,以及  在现代诗领域中自由驰骋、风格独特善变的艾青,由他们形  成了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诗的主流 。但就诗歌的艺术  价值及审美趋势而言,汪静之、冯至、戴望舒、李金发、卞之  琳、徐志摩(显著于文化风头而非文本创造——作者注)、何  其芳、路易士、艾青、穆旦等以及诗歌内在品质至今一贯的绿  原 、郑敏等,无疑是地位突出的。“(1992 年沙克《大器之下  ——关于现代诗的泛思考》,1993 年天马图书版沙克诗集《大  器》附论)

从艺术流派和诗歌语言的双重性建树来审视,可以约举  一些杰出诗人出版成集的年表性的诗歌著作为范例,来体现  民国时期的中国新诗创建之大成,如胡适《尝试集》( 1920), 郭沫若《女神》( 1921),汪静之《蕙的风》(1922)、《寂寞的国》      ( 1927),徐志摩《志摩的诗》( 1924)、《翡冷翠的一夜》( 1927), 梁宗岱《晚祷》( 1924),李金发《微雨》( 1925)、《为幸福而歌》 ( 1926)、《食客与凶年》( 1927),冯至《昨日之歌》( 1927)、《十  四 行 集》( 1942),戴 望 舒《我 的 记 忆》( 1929)、《望 舒 草》 ( 1933)、《望舒诗稿》( 1937),陈梦家《梦家诗集》( 1931),卞之  琳《三秋草》( 1933)、《鱼目集》( 1935)、《十年诗草》( 1942),路  易士《行过之生命》(1935)、《火灾的城》( 1937)、《三十前集》 ( 1945),艾青《大堰河》( 1936)、《北方》( 1939),绿原《童话》 ( 1942)、《又是一个起点》( 1948),何其芳《寓言》( 1945),穆旦  《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郑敏《诗集1942-1947》( 1949)等等诗集,他们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了百年中国新诗主体在第一阶段的开疆史,或体现了新诗史 主流的经络所在。

本人对民国新诗的基本观点是,早期白话诗成为新诗诞  生标志物的语言实质是,完成了汉语从文言文向书面口语的  初级转变、异变,而书面口语是写的语言,而不是说的话语, 所以早期白话诗没有完成汉诗向生活口语的质变 。到了   1920 年代后半期,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及戴望舒的诗集  《我的记忆》等出版,才使中国新诗有了与生活口语相一致的  高度艺术化的成品,他们的白话诗使用的便是可以说的话  语,是与当下现代诗的语言比较接近的民国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