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深一度丨画里画外:凝视被“框”住的历史与时间
2023.09.07
在今夏开幕的众多西方艺术展览中,“六百年之巨匠”首先向观众宣称了一种艺术史式的思考方式。可以说,在展陈方式上,其思想概念是传统的。展品中最早的创作时间在1464年,而通过近六个世纪的跨度,我们也被引入了一场关于当下的思考之中——艺术史的叙事...
文选 | 沙孟海: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
2023.09.05
古人说“业精于勤”,我对书法平日懒于临习,一曝十寒,实践不够,所以成就不多。自从林彪、“四人帮” 粉碎以来,全国形势大好,文艺得到了春天。我虽八十之年,还是壮心未已,正想与中年人一道继续学习,继续上进。昌硕先生诗:“谓我何求颡有泚,八十翁犹...
和平 | “抗战八年木刻展”与延安木刻在上海的播散(1946—1949)
2023.09.01
延安木刻以革命为目标,沿着深入生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进行了艺术大众化的深入探索。在抗战胜利后,木刻艺术在服务于反对内战、服务于民主斗争方面开启了新的征程,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了伟大的斗争。抗战胜利后,以中国新兴木刻的发源地上海为中转...
姑苏版画、西洋画与浮世绘的相互影响与比较
2023.08.31
在浮世绘画师铃木春信努力下开创的锦绘即多色套印,首次采用了空摺、木肌理效果等新技法。有日本学者强调这是浮世绘的发明,其实,这些技法在乾隆年间的版画中已被广泛使用, “空摺”也被称为“拱花法”。从这个角度说,锦绘实际上是以中国版画为范本创造出...
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倡导者鲁迅在几代版画家作品中的形象
2023.08.31
在几代版画家作品中,将鲁迅先生与其家人(夫人许广平和爱子海婴)放在一个画面上,描绘鲁迅的家庭生活的作品,甚是少见。所以,第三代新兴版画家邵黎阳(1942— ,浙江镇海人)于2014年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鲁迅一家》,值得关注。这幅《鲁迅一家》...
钩沉 | “孤岛”时期郑振铎是怎样寻觅搜集中国古代版画资料、编辑出版《中国版画史图录》的
2023.08.31
郑振铎把在“孤岛”时期上海搜求的中国古代版画书籍连同他原先收藏的中国古代版画书籍作深入研究之后,就确定编写一部《中国版画史》(四册)的计划,而《中国版画史图录》(二十册)是作为附属部分。具体着手是先编出《中国版画史图录》,然后根据《中国版画...
艺术和纽约的城市复兴:多丽丝·弗里德曼的公共艺术项目
2023.08.30
她的所有机构都充当了城市和艺术家利益之间、城市和标志性问题之间的协调人,提供了一种通过艺术实现城市复兴的创新模式。她的职业生涯也展现了她所有创举的成功不仅仅依靠艺术作品的条件或者质量,而是依赖所采取的策略:地点和时期的选择,在这种背景下社会...
第四届高峰之路 | 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3.08.29
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这样一个优质展览在安徽的举办,对安徽美术界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此次展览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命题——时代之问。无论是画家,还是美术工作者,在提起画笔的一瞬间都会思考一些问题,例如思考传统笔墨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