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作协举办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

时间:2025-09-12 11:33:49 编辑:sjh
分享至

山东省作协举办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图1)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省作协近日在山东文学馆推出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集中展出从抗战初期到当下80多年时间里60名山东作家创作的71部抗战题材文学作品,既展现了齐鲁红色文化的厚重积淀,也彰显了文学作为时代镜像的独特力量。

山东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期间,山东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消灭日伪军53万余人,建成全国唯一的基本以一省为主体的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八路军在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和连接华中战场与华北战场的重要枢纽,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历史贡献,也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山东向来是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重镇。一代代山东作家,满怀家国情怀,将目光对准山东抗日根据地发生的感人故事,用一部部饱含热血与激情的作品,全景式展示了山东军民的抗战斗志和大爱大义,生动演绎和丰富着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旱苗得雨》《碧血千秋》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道游击队》《红嫂》《苦菜花》《大刀记》等一部部红色经典,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红高粱》《沂蒙九章》《冬天与夏天的区别》《缱绻与决绝》,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靠山》《根据地》《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台儿庄涅槃》等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山东作家始终以高度的历史担当和强烈的文学使命,积极推进抗战题材文学创作,为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省作协举办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图2)

为办好此次展览,展览筹备组广泛查阅历史文献,深入研究山东抗战历史和文学创作历程,收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作品。在选取作品时,特别关注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能够真实反映山东抗战历史进程和人民抗战精神的作品;具备深刻思想内涵,能够引发观众对战争、人性、和平等问题深入思考的作品;在艺术上有突出成就,具有较高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展览以“战火中的觉醒”“历史记忆与文学重构”“记忆重述与艺术突破”“多元视角与精神传承”四大板块,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抗战题材文学精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同时,对展厅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布置,力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展示手段,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文学盛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抗战文学抒写战火中的觉醒与抗争。高兰将个人悲痛升华为对民族苦难的控诉,创作出《吊天照应》呼吁民众觉醒抗日。冯毅之的报告文学《碧血千秋》、于冠西的报告文学《南北岱崮保卫战》、陶钝的长篇唱本《杨桂香鼓词》等,激发了前线军民的英勇抗战热情,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救亡运动。

山东省作协举办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图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山东抗战文学抒写历史记忆的文学重构。刘知侠穿越敌人封锁线深入鲁南,和游击队员一起战斗和生活,搜集了大量创作素材,推出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70多年来,已发行400多万册,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舞剧、京剧、曲艺、交响诗、连环画、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入选多部语文教材和教育读本,被译成英、俄、法、德、日、越南、朝鲜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是革命小说的重要代表作,1956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1996年被改编为同名吕剧,先后获第八届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文化音乐创作奖、中国曹禺戏剧奖。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出版后即风靡全国,成为影响一代人的红色经典。这3部作品2019年同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邱勋的中篇小说《微山湖上》获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李心田的中篇小说《两个小八路》2018年被列入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工程”推荐书单。还有翟永瑚的小说《民兵爆炸队》,赛时礼的小说《三进山城》、峻青的小说《马石山上》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齐鲁大地军民浴血抗战的全景图,展现了抗战时期山东人民的英雄气概与家国情怀。

山东省作协举办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图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山东抗战文学抒写艺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苗长水的中篇小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是20世纪80年代“人性化转向”的代表作,塑造了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学形象,获1987年~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1987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名舞剧2013年获第十四届文华奖。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获山东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1997年“全国十佳小说”长篇小说第一名、第三届人民文学奖,2025年被改编为电视剧《生万物》引发广泛关注。尤凤伟的中篇小说《生存》改编的电影《鬼子来了》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还有曲波的长篇小说《桥隆飙》,李存葆、王光明的报告文学《沂蒙九章》等,描绘了抗战烽火中精彩的人物群像,呈现了一幅幅鲜活的抗战生活画卷,记述了民族的深长记忆。

山东省作协举办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图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山东抗战文学抒写呈现多元视角与精神传承。铁流的长篇纪实文学《靠山》全景式呈现了革命年代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李延国、李庆华的长篇纪实文学《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被中宣部《党建》杂志全文转载,获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辅导读物。高建国的长篇纪实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获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还有徐锦庚的报告文学《台儿庄涅槃》、赵德发的长篇小说《大海风》、杨文学的长篇纪实文学《百年沂蒙》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真实反映了山东地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以文学的方式深入全民抗战的历史,续写了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崭新篇章。

山东省作协举办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展(图6)

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赵艺丁说,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举办此次展览,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次文学的巡礼,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一次初心的叩问、一次精神的洗礼,旨在铭记那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激励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汲取开创未来的力量。省作协还将本次展览作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的重要内容,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更多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心中深深扎根,转化为推动山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