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的长河中,书籍是承载智慧的舟楫,既映照着时代的波澜,也沉淀着历史的深邃。翻开一本本好书,如同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于字里行间感受文化的温度、思想的厚度与精神的高度。夏入尾声,秋风渐起,正是沉潜阅读、对话心灵的好时节。本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精选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经管、少儿教育五大类共 29 种佳作,以多元视角、多维知识,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期待,邀您共赴一场深度的知识盛宴。
洞察时代脉搏 深掘文明根脉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总能在书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本期多种好书紧扣时代命题,以理论深度与实践维度,解析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当代中国政治(增订版)》从历史与现实出发,系统阐释中国政治的本质,总结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促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该书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重要参考。《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则跨越百年时空长河,以 49 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坐标串联起从伟大建党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等的传承脉络,通过革命先辈的壮举与当代奋斗者的身影,让抽象的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研究》围绕八大维度构建战略解析体系,深入剖析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观基础与运行逻辑,为理解这一重大战略提供了多维度视角。
人文社科类图书则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洞察历史、解读文明的大门。《康震诗词课:苏东坡 12 讲》以近 20 万字的篇幅,立体还原苏轼的传奇人生——从少年成名到乌台诗案,从赤壁绝唱到儋州烟火,在诗词与书画的解读中,展现这位文化全才的旷达与卓越。《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视角打量近代中国,记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以及留学生寻路、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等历史细节,为理解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提供了独特参照。
历史的回响在古迹与典籍中尤为清晰。《故宫掌门人 1925—1949》聚焦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的转型之路,讲述李煜瀛、马衡等7位掌门人在动荡年代守护文物的智慧与勇气,百余幅珍稀历史图片更让这段历史变得立体可感。《洛阳:天下之中》则以十章内容解码洛阳的“天下之中”地位,从河图洛书的史前文明到隋唐的东都繁华,从佛教道教的传播到与世界的文明对话,勾勒出这座十三朝古都承载的华夏文明基因。
此外,《科学史源流:经典与人物》串联起《周髀算经》《几何原本》等科学经典与爱因斯坦、杨振宁等科学家的思想脉络,为科学史爱好者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图谱。《成语探华夏》依托央视同名节目,通过“物华天宝”“金戈铁马”等主题,解析成语中的中国智慧,更附有 53 个二维码,可直接跳转至央视频观看相关内容,通过嵌入照片、视频等,将视频、图书等内容表达形式联动起来。
品味文艺精粹 展现精神温度
文学艺术是心灵的镜子,本期文学艺术类图书以多元形式展现人类情感与审美追求。《紫山》(上下)聚焦20世纪90年代辽南乡村,以三位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为主线,描绘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精神困境与超越,字里行间满是乡村的烟火气与人性的光芒。
传统技艺与艺术的传承在书中尤为动人。《传统的造琴法 传统的造弦法》影印古琴家查阜西的经典著作,从历代琴谱中钩辑古琴与琴弦制造的珍贵资料,既是文献的抢救,也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依据。《中国书法全集80·近现代编·徐生翁张宗祥陆维钊沙孟海卷》收录4位近现代书法大家的百余件精品,既展现他们对书法史的深刻影响,也为当代书法教育提供了珍贵范本。
艺术的跨时空对话同样精彩。《最美西方风景画 100 幅》精选 15 至 20 世纪的经典作品,从浪漫主义的理想憧憬到现代主义的现实探索,让读者在画布上领略自然之美与人文思考。《遇见 吴冠英》则挖掘艺术家不为人知的一面,精选其 6 部连环画代表作,在线条与故事中探寻艺术成长的轨迹,展现经典艺术的多元魅力。
此外,《不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依托俄罗斯国立柴科夫斯基故居博物馆的珍贵档案,以200余份私信、手稿揭开音乐巨匠的隐秘人生,为理解其作品提供了全新视角;《北小京看话剧》收录2012至2023年的265篇剧评,从《驴得水》到《万尼亚舅舅》,字里行间满是对当代话剧的热爱与深刻洞察,成为戏剧爱好者的必读之作。
探索科技奥秘 守护少儿初心
科技与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基石,相关图书为广大读者打开认知新窗口。科技经管类中,《灿烂与辉煌——解码中国古代科技基因》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从科学探索到技术发明,从工程设计到现代启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古代科技“活”起来,激发读者的创新思考。《第三种存在:从通用智能到超级智能》则前瞻性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提出“人工智能 + 人+环境”的复杂生态系统概念,跨学科解读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药品帝国:一部公共医药垄断史》则揭开医药产业的争议面纱,回溯从二战至今医药垄断的形成历程,引发对医学伦理与公共利益的思考。
少儿教育类图书则以温柔笔触守护成长。《小故事大哲理——信语心言》精选 30 则成长故事,以“来信—回信”的书信形式,由余心言爷爷解答孩子的困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哲理在故事中自然流淌。《树的秘密生命》通过图画小说讲述林务员与森林的故事,以万物有灵的视角展现树木的奥秘,在诗意中传递自然保护的理念,让孩子在阅读中爱上自然、尊重生命。
无论是解读时代的厚重、品味艺术的璀璨,还是探索科技的未知、守护成长的纯粹,一本本好书如同一扇扇窗,让我们在阅读中拓宽视野、丰富心灵。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不妨静下心来,与这些书籍相遇,于文字中汲取力量,让知识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
主题出版
(3种)
《当代中国政治(增订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该书旨在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来把握中国政治的本质,提出通过现代民主政治的建构和实践来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格局。
《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该书集结学者智慧、作家情怀,深掘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丰富矿脉。书中不仅记录了精神的传承,更通过革命先辈保家卫国、救国救民的壮举,和平时期农林、经济、科技、文艺等战线奋斗者的身影等,将抽象的精神具象化,让奔腾的精神长河浸润中华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研究》(研究出版社)全书围绕战略目标、环境、指向、布局、重心、抓手、主体和保障等八大维度,精心构建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价值观基础、总体框架、核心要素和逻辑体系,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多维度的战略解析。
人文社科
(12种)
《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以深厚学养和生动讲述,解读苏轼生平细节与诗词文章书画,展现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艺术成就和旷达的人生态度,让读者领略这位文化全才的独特魅力。
《中国记事(1912—1928)》(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从西方视角观察1912~1928年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乃至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西方观察家记载中国社会现实,让西方世界听到了中国人民的声音。
《教育改变了什么?》(商务印书馆)该书通过整合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证据,从受教育者个体成长发展的角度,尝试揭开教育能否改变人生以及如何改变人生的秘密。
《科学史源流:经典与人物》(商务印书馆)这部有关科学发展脉络的文集,题材涵盖古代科学经典、科学发展鸟瞰,以及现代重要科学家评析。全书分为“科学经典与史论”与“科学家评析”两辑。
《故宫掌门人1925—1949》(中华书局)从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到1949年间,风雨飘摇中的故宫见证了李煜瀛、庄蕴宽、赵尔巽、江瀚等7位掌门人的智慧与勇气。他们和千千万万有识之士为保护故宫和中华珍贵文化遗产,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天下文明:紫禁城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作者对紫禁城中的平面规划与营建制度做了深刻的分析与阐释,指出紫禁城虽然创建于古代中国的晚期,但它的建筑制度源出上古之天文与人文,直通农业文明的原点,其所承载的知识与思想体系,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
《斯人斯土:费孝通的一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是呈现费孝通独特一生的传记。一辈子以“秀才”自居的费孝通,在为人为学为政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眼睛总是看着世界和中国,心里装着学术、学生与百姓。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东方出版中心)这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演变历程并探讨其当代意义的学术力作。全书对知识分子的历史角色、精神品格和文化意义进行了细致梳理,展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作为思想引领者和道德担当者的深刻理解。
《洛阳:天下之中》(华文出版社)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该书用十章内容讲清楚了洛阳为什么是天下之中。
《纪连海品三国》(全4卷)(现代出版社)作者以三国人物作为切入点,用一个个人物命运展开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全篇没有脸谱化的忠奸好坏,设身处地深入到历史情境中,使其从演义、小说的刻板印象中鲜活起来,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中国时日:古人的月令礼仪与衣食娱乐》(现代出版社)该书全面而细腻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岁时节令、别具一格的衣食住行以及深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俗等内容。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既承载着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也凝聚着祖辈生活的智慧和趣味。
《成语探华夏》(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该书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语探华夏》节目编写而成,分为物华天宝、金戈铁马等六期,每期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设置探本溯源等环节,通过消消乐、连连看等题目引出成语,由单霁翔、康震、蒙曼等嘉宾对成语进行精彩点评。
少儿教育
(2种)
《小故事大哲理——信语心言》(现代教育出版社)该书精编了30则关于儿童成长的温馨小故事,采用书信这一独特载体,巧妙融入道德智慧与人生哲理。书中的小故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孩子们的真实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取材。
《树的秘密生命》(天天出版社)这部图画小说讲述了有关地球自然世界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万物有灵的一种感人而愉快的沉浸式感受之旅,揭示了树木世界的新视野。
文学艺术
(9种)
《紫山》(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部从人的道德难题和精神困境入手,探索人类精神超越如何发生的农村题材小说,细腻描绘时代波澜中乡村的烟火图卷、浓郁的风俗传统,人性与情感在束缚与挣脱中散发的光芒。
《传统的造琴法 传统的造弦法》(中华书局)该书是对现代著名古琴家查阜西《传统的造琴法》和《传统的造弦法》两部著作的录排和影印。两书均完成于1957年,旨在为当时工人造琴、造弦提供理论上的数据参考,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最美西方风景画100幅》(人民美术出版社)该书精选自15世纪至20世纪的艺术杰作,展现风景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魅力与发展脉络。收录作品不仅体现艺术家们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还反映风景画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重要性。
《遇见 吴冠英》(连环画出版社)该套书精选吴冠英的连环画代表作6部,集结在3册书中,分别为《古都》《杨树的眼睛》《两尊雕像》《温莎的风流娘们》《带阁楼的房子》《邦斯舅舅》,书前设置艺术家介绍、评价文章。
《不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人民音乐出版社)该书俄文版首次披露俄罗斯国立柴科夫斯基故居博物馆珍贵档案,史料经资深专家严谨破译与复原。200余份私信、手稿、照片、遗嘱等原始文献,揭开这位音乐巨匠的生存图景、隐秘社交与情感世界。
《岁月沧桑(精装)》(东方出版中心)为纪念首印10周年,“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推出特别精装版。作者选择沈从文、梁漱溟等作家、学者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命历程进行回望,重现那个年月的社会风云、个人命运遭际以及精神的波澜。
《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收藏中国陶瓷图录》(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系大维德爵士第一次将其所藏的宋、元、明、清历朝宫廷瓷器展示于世界的图册,精选其所藏宋至清代瓷器240余件,精印彩色及黑白图版180幅。
《中国书法全集80·近现代编·徐生翁张宗祥陆维钊沙孟海卷》(荣宝斋出版社) 《中国书法全集》系列丛书计划出版100卷,目前已出版80余卷。本卷为近现代书法大家徐生翁、张宗祥、陆维钊、沙孟海卷,收录了几位书法家百余件书法精品。
《北小京看话剧》(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该书为戏剧评论自媒体“北小京看话剧”的文章结集,收录2012年至2023年11年间北小京创作的主要戏剧评论著作。作者对10余年间在中国大陆上演的戏剧几乎都有涉及,265篇剧评按时间排序。
科技经管
(3种)
《灿烂与辉煌——解码中国古代科技基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发展和转型,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科技的传承与创新,揭示中国古代科学的精神内核。
《第三种存在:从通用智能到超级智能》(中译出版社)该书是一部全方位、多维度探讨人工智能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专著,具有跨学科、讲历史、重实践的特点。
《药品帝国:一部公共医药垄断史》(中译出版社)该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医药垄断如何形成的故事,再现了人类历史上极富争议的斗争之一:控制救命药物生产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