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书店·青春书屋”:让文化随旅途奔流

时间:2025-08-06 14:15:58 编辑:sjh
分享至

7月21日,由南昌开往无锡东的G1584次列车上,乘务员潘成推着“青年书店·青春书屋”书箱来到11号车厢,开展“每月一书”好书推介活动之《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阅读分享会活动。

列车穿梭于青翠山峦之间,主持人率先分享触动她的《金雀花开》:“谢静22年扎根荒山的故事,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两年树苗全枯死,到第三年达到10%存活率,再到逐步摸索出‘土办法’,2012年金雀花花茶项目初具规模,最终绿化上万亩——书里记录了她一步步奋斗的足迹。”话音刚落,青年旅客汤鼎新接话说:“读到‘金雀花在风中摇摆,散发着异香’那一刻,画面感太强了!她从热爱自己、热爱他人,最终走向热爱这个世界,这份执着、善良和勇敢,正是我们青年应该追求的样子啊!”

“说得太好了!”旅客陈帆接着分享了《塞罕坝》的故事:“三代人50多年坚守,硬是把‘黄沙遮天日’的荒漠变成‘一弯深深的碧绿,像是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这就是奋斗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来自江西宜春的旅客袁女士分享的是《山河血》一文。文章里翔实的细节让她第一次知道了杨靖宇名字的由来。杨靖宇原名马尚德,为避追捕化名张贯一,1933年初为工作需要,临时改姓前任政委的“杨”,对外仍称“杨政委”。因朝鲜战士口音中“杨政委”发音似“杨靖宇”,加上“靖宇”寓意地方安靖、平定宇内,这才正式改名。“文中1931到1940年烽火岁月的那些细节,仿佛把我们拉回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既感到历史的沉重,更感受到信仰带来的温暖与力量。”袁女士说。

今年刚从学校毕业、前往上海实习的青年旅客官文武结合《基业长青》一篇谈起自己的心得:“华为的成长史是科技自强的典范,让我对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理解更深了。希望能像文中体现的精神一样,在未来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青年书店·青春书屋”:让文化随旅途奔流(图1)

G1584次列车上,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客运段乘务人员与旅客共读《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易德城/摄

《拥抱星辰大海》展现的航天精神、《五星邀五环》讲述的中国与奥运故事接连引发热烈讨论。站在过道、等候在上饶站下车的旅客肖女士特意走进车厢加入进来:“大家的分享让我想起了扎根边疆教育的张桂梅校长,她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

“这样的分享会让精神文化随高铁传播,特别是让年轻人了解革命传统,很有意义。”年近七旬的旅客王建峰称赞说,奔波的旅途成了“精神充电站”,“希望铁路部门多举办此类活动”。

打开“青年书店·青春书屋”书箱,红色经典、文学著作、儿童读物等一应俱全,旅客可以在列车上体验“上车即入文化馆”的沉浸式阅读。在“阅读漂流瓶”环节,主持人邀请旅客在卡片上写下读书感悟夹入书页,传递给下一位读者。旅客留下的17条感悟中,“坚守”“创新”“奉献”成为大家反复提及的词语。当列车播报上饶站到站信息时,一位旅客在漂流瓶上写下寄语——“精神长河的奔涌从不停歇”。“写下感悟也是梳理思考的过程。”来自江西南昌的青年旅客李美成说,“想象下一位读者看到时的情景,感觉奇妙而有意义”。

据悉,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客运段打造的“青年书店·青春书厢”,每月将常态化开展主题好书推介活动,通过组织品读好书、分享感悟、撰写“漂流瓶”等形式,持续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让列车持续成为传播文化的流动载体。“青年书店·青春书厢”目前已经覆盖近百趟列车,涉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西北、成渝贵等方向,旅客可在旅途中借阅书籍,营造“书香旅途”氛围。穿梭于大美山河之间的列车,不仅载着旅客驶向目的地,更载着精神的火种在广袤大地上传递,把红色故事、奋斗精神顺着钢轨延伸向祖国大地更多角落,在旅途中播撒下更多向上向善的种子,让旅客在墨香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文化的长河在流动中愈发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