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浙军 勇攀高峰

时间:2025-07-23 09:59:49 编辑:sjh
分享至

文学浙军 勇攀高峰(图1)

去年9月中国网络文学欧洲文化交流活动中举行的书籍捐赠仪式。 中国网络作家村供图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袤星空中,浙江籍作家如群星般璀璨,鲁迅、茅盾、徐志摩、郁达夫……他们或鼓吹呐喊新思潮,或开辟引领新研究,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斗转星移,星光延续——随着文化人才工程深入推进,20年来浙江文学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文学之作生动展现之江大地的精彩蝶变,以敏锐之笔奋力书写新时代精彩华章。其中,《陶三圆的春夏秋冬》等6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过往》《地上的天空》等8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28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21部作品、3位作家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10位青年作家获茅盾新人奖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

目前,浙江共有772名中国作协会员,3442名省作协会员,2300余名全省各级网络作协会员。其中20余位中青年实力作家创作活跃,成为全国文坛中坚力量。

新浙派,新坐标

去年接任《文学港》杂志主编后,作家雷默更忙了。被工作填满的同时,他“抽空”写了两篇短篇小说,同时还在谋划新书《水手》首发式和讨论会。

《水手》是雷默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海上历险记和精神成长史。《水手》的创作过程长达7年,入选浙江省文化发展基金项目、宁波市精品工程扶持项目。《水手》完成后,浙江省作协便组织了改稿点评会,邀请了王侃等评论家阅读点评。

“从选题策划、创作采风、研讨推介到出版传播,我们建立了一个全面的‘服务机制’。对60后、70后等创作实力深厚的作家,立足‘出精品、攀高峰’的目标,助推其从‘高原’迈向‘高峰’。”浙江省作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浙江省作协持续推进“新时代浙江文学精品攀峰行动计划”向纵深开展,同时着力打造“文学新浙派”作家群。

近年来,从50后的王旭烽、李杭育,60后的麦家、余华、艾伟、荣荣、钟求是,到70后的汤汤、哲贵、海飞、黄咏梅、畀愚、东君、斯继东,再到80后、90后的池上、薛超伟、唐四方、疯丢子,“文学新浙派”从浙江的地域文化中汲取创作资源,在多元化的写作实践中书写时代与历史,逐渐形成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创作盛况。

“文学新浙派”这一文学坐标愈发清晰,与之相辅相成的浙江文学评论力量也在凝聚壮大。记者了解到,依托“浙江文坛·新批评”文丛项目,浙江省作协近3年推出了7位评论家的论著,并计划在未来每两年扶持出版3部左右浙江评论家的著作。

提供创作服务保障的同时,浙江还搭建“中国网络作家村孵化园区·摘星园”、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等交流平台、文学阵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流程。

“新荷”丽,新活力

“最好的老师确实就是生活,它有时候真的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久前,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马金莲在海盐举办的“新荷计划”青年文学人才研修班上的分享,让文学刊物编辑、作家傅炜如有所启发。短短3天,傅炜如等20余位“新荷计划”青年文学人才,通过钟求是等10位文学名家的文学课、一对一指导、交流研讨等方式交流学习、开拓视野、锤炼语言、丰富思想。

“新荷计划”开展12年来,早已成为浙江省青年作家培养的重要品牌,至今培育了500余名文学新人,入选作家年龄也从最初的70后,延伸至90后、00后,逐渐形成了“文学新浙军”的人才梯队。根据《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管理制度》,“新荷计划”青年文学人才属于E类人才,可以享受子女优先入学、租房补贴等政策。

浙江鼓励青年作家创作、培养新生力量的另一重要品牌——“浙江青年文学之星”评审活动已经坚持20余年。从去年开始,该评审活动改为榜单发布,由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与春风悦读榜组委会联合发起实施。每季度末评审并发布1至3位上榜作家,年底从季度上榜者中联评出1位年度人物。

“在聚焦大众对文学的关注度的同时,增加青年作家的曝光度,给予他们更多的荣誉感。”浙江省作协相关负责人说。

新赛道,新版图

“这是不久前刚到的上元欢文创礼盒。”网络作家王誉蓉从中国网络作家村展厅的书架上拿出一套精美的宋瓷礼盒,“今年10月,我还将带着作品《上元欢》和10多款文创周边,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赴日本参加亚欧青年领导人论坛,进行文学分享交流。”

《上元欢》是一部以宋韵为主题的网络小说,在咪咕阅读平台上日追读量最高达到10万人次。去年底,一家新加坡出版社向王誉蓉提出采购IP的邀约。目前,《上元欢》第一版英译版纸质书在新加坡上市销售近千册,正陆续进驻大众、卓尔等国际知名书店。

王誉蓉透露,《上元欢》同名微短剧今年也将上线,同名舞台剧、游戏等一系列IP开发计划正同步展开。“作家村每两个月举办一次‘网络文学IP直通车’主题活动,目前已举办31场,促成近百个项目合作,成交金额超过16亿元。”王誉蓉说。

“目前,我们有350位村民。”她介绍道,除了唐家三少、南派三叔、蒋胜男等知名网络作家,电视剧《大奉打更人》原著作者卖报小郎君、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提名奖获得者囧囧有妖等也在今年入驻作家村。

“网文浙军”实力雄厚背后是浙江频出先招: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网络作家协会,率先开展网络作家体验营,开展网络作家职称评审……2019年,省作协发布了“新雨计划”,重点针对35周岁以下的青年网络写手和作家,以3年为一个周期,培育新生代网络作家。

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之一,浙江网络文学也在海外不断放大声量。中国作协在“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网络文学国际传播项目”。首期助推项目4部,均为浙江网络作家的作品。烽火戏诸侯的《雪中悍刀行》、蒋胜男的《芈月传》、天蚕土豆的《万相之王》、紫金陈的《坏小孩》被翻译为英语、缅甸语、波斯语、斯瓦西里语4个语种,通过在线阅读、广播剧(有声剧)、短视频、推广片4种方式,向全球进行推介。

文学浙军,正向着新时代文学高地,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