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长篇报告文学《乌兰筑梦》首发分享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会议中心举行。这部承载着深厚浙青情谊的著作,以生动笔触勾勒出浙江援青工作者的奋斗群像,为外界打开了一扇透视浙江对口支援青海工作的立体窗口。
活动现场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齐延迪 摄
活动现场,作者梅苏苏回溯创作历程,徐徐展开15年援青接力的壮阔画卷:5批浙江干部跨越山海接续扎根高原,有人跋涉乌兰沟壑探索精准扶贫路径,有人直面茶卡盐湖烈日谋划全域旅游蓝图,更有湖州教师团队跋涉三千里山河,以“传帮带”模式为当地教育注入蓬勃生机。这份矢志不渝的坚守,让湖州企业落地乌兰,建成柴达木双峰驼加工生产线;搭建起消费帮扶平台,让乌兰牛羊肉走进江南菜市场;打通旅游线路,让“大美青海·多彩乌兰”的旅游品牌享誉全国。
作为浙江对口支援青海工作的生动缩影,《乌兰筑梦》映照出15年来援青干部接力奋斗的壮阔图景。一批批浙江干部秉持“风沙大格局更大、海拔高境界更高、环境苦更能吃苦”的援青精神,将浙江经验与高原实际融合,推动乌兰在基建、民生等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作者现场分享创作历程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齐延迪 摄
活动现场举行赠书仪式,通过向乌兰县党史办、图书馆、学校代表赠书,让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走进更多人心中。此次新书发布不仅是文学成果展示,更是对口支援精神的传承载体。它既是展现乌兰发展成就的窗口,也将激励更多援建者投身东西部协作,续写新时代“浙青携手”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