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站在过去,或现在的角度看,哈中两国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哈中两国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邻国间关系发展的典范。随着哈中两国领导人的频繁来往,哈萨克斯坦人民对中国文学文化和学习汉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提高。
早在苏联时代,哈国人民就通过俄语译本了解中国文学,读到了中国作家作品。鲁迅、茅盾、老舍、艾青、郭沫若等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都从俄文翻译成哈萨克文。80年代中期,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重新恢复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但由于缺少懂中文的人才,翻译中国文学遇到了不少困难。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国家领导和政府高度重视翻译出版工作。21世纪初,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自策划“文化遗产”工程,其中一个项目即翻译出版世界文学经典。编委会选择了世界上最著名的100名作家,其中之一是中国的伟大作家鲁迅先生。2008年,编委会把翻译鲁迅著作的任务交给了我。本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将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全本以及《故事新编》《野草》的部分作品从汉语译成哈萨克语。
2017年,根据民族出版社与哈萨克斯坦作家协会下属“An-Arys”出版社达成的协议,双方将互译出版对方国家10位著名作家的作品。我承担了翻译鲁迅作品、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任务,并撰写了注释和序言。这些作品于2018年由“An-Arys”出版社出版。
此外,我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并发表了不少中国著名诗人和作家的诗歌、短篇小说。2023年,我把自己所有的翻译作品集成册子,出版了五卷本的《中国文学作品选》。
除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外, 本人在研究中国文学、文化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出版了专著《哈中诗歌中的启蒙思想》《阿乌埃佐夫和鲁迅》《哈中文学中的民族传统与革新》,高等院校教材《鲁迅学概论》,论文集《中国文化四十讲》《东方世界:神话与事实》,并与阿依努尔副教授合作编著高等院校教材《汉语言文学概论》和包含7万余个汉语词汇的《汉哈大辞典》。
近年来,《边城》《骆驼祥子》《这边风景》等许多中国文学作品都在哈萨克斯坦翻译出版。此外,不少人把中国文学作品从俄文版和英文版翻译过来,发表在报刊和网站上。
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学在哈萨克斯坦的翻译状况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