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经由沪语表达,生动了起来

时间:2024-07-05 15:49:41 编辑:fmz
分享至

“我真正地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王琦瑶可能就是我们的邻居。”著名作家王安忆说。舞台剧《长恨歌》(上海话版)第二轮演出在即,作为原著小说作者的她与舞台剧导演周小倩,主演刘晓靓、蔡金萍日前相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观众分享各自对作品的体悟。在王安忆看来,随着上海故事近年来成为显学,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当用沪语来表达一段上海故事和一群生活在上海的人,他们立刻变得生动了起来,并展现出独有的特质。”

《长恨歌》小说1995年开始连载,普通话版舞台剧到2023年也已走过整整20年。王安忆曾担心——“一个20年的作品,多少令人疲倦”。但看完上海话版第一轮的演出,她的疑虑打消,这部启用全新剧本、全新舞美、全新演员阵容的作品,令她颇为惊艳,“演出效果特别好,我觉得方言其实是在突破一种演绎故事的模式”。

从2003年《长恨歌》首次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上舞台,周小倩参与了每一个舞台版本,对作品有着极为深厚和特殊的感情,并对剧中的各处细节了然于心。在她眼中,上海话版并不是对普通话版的“翻译”,编剧赵耀民为上海话版度身定制了剧本,观众将看到多场有别于普通话版的呈现。此次7月5日至7日于上海大剧院的第二轮演出也进行了微调,拉长了“程先生”的戏份。

上海人演绎上海的故事,饰演王琦瑶的刘晓靓和扮演其母亲的蔡金萍都认为,参与《长恨歌》的演出,是值得珍惜的缘分。“我们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所以可能在血液里面与这个角色是有共鸣的。”80后的刘晓靓因为作品了解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上海。她眼中的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儿,她有机敏智慧的一面,也有沉默隐忍的一面,她在爱情上始终都没有得到圆满的结果,但是一生也没有放弃追逐爱情。蔡金萍则期待,借由自己的表演,能够精准地在观众脑海里留下那个年代上海母亲的形象。

舞台剧《长恨歌》将“上海小姐”王琦瑶的传奇一生重现舞台,一幅新老上海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上海话版中,周小倩将旁白画外音移至台前,并特别请来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担任讲述者,吴侬软语搭配三弦,为作品更添韵味。在三个半小时里,观众将跟随王琦瑶起伏跌宕的人生脚步,穿梭在老上海的三个时代里,一睹城市演变间留下的浮光掠影。

在对谈活动上,不少观众都是王安忆小说的忠实读者。“年轻时看《长恨歌》看到王琦瑶、看到爱情纠葛,如今却在书中看到了上海的变迁。”一位书迷在现场表示。有人在校园的青春时代第一次捧起《长恨歌》,如今已是两鬓泛白的中年人。《长恨歌》陪伴了一群人成长,而这群人对作品的理解也随着时间产生了变化。面对读者对于创作初衷的发问,王安忆给予了真诚的回答。在落笔写作时,她有过思考——上海这座自带摩登、现代化、消费属性的城市,会带给女性强烈的时光流逝感,“当时我并没有很大的野心,而是想写一群风华逝去的人,他们怎么度过接下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