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与音乐之旅

时间:2024-07-02 11:26:24 编辑:fmz
分享至

丝竹声声、弄管调弦,6月29日晚,在南国的仲夏之夜,温润微凉的海风吹散了白日的炙热,一首首悦耳动听的古调新韵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俊海浩韵广场传来,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学子与两岸音乐家一起,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与音乐之旅。

作为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的重要一环,“诗书作伴,同心同行”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由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公室、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主办,以音乐对话诗词,让诗词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相互交织,两岸青年诵经典、齐咏唱,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深沉又激昂的情感共鸣。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与音乐之旅(图1)

温普华致辞

厦门市翔安区委副书记温普华在演出前代表活动组委会向两岸师生表示了欢迎。他说,翔安是两岸青年学习、创业与发展的一片沃土。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创新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和谐共生,此次活动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正是对翔安精神的最佳诠释。他说,希望两岸青年通过这场诗书与音乐的对话,照亮彼此的心田,启迪更多的智慧火花,促进两岸文化的深层次交流与理解。希望“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能成为一座桥梁,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更紧密联结两岸同胞的心,共同书写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舞台的左边,是一支编制精简的古典室内乐队,他们是来自台湾的MU新古典乐团;而舞台的右边,则是来自厦门的青年古琴师王嘉颖。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国乐的对撞与合作,凝结了两岸青年人的创意与才华。当晚演出曲目中,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现代诗经典到校园民谣,从对先辈作家的思念到对当代作家的展现,两岸青年用声音演绎千年文脉,带给大家超越时代的共鸣与感动。

音乐会的开场曲目独具匠心,由来自台湾的音乐家、作曲家杨慕编曲,将台湾民谣《望春风》和江南民歌《茉莉花》巧妙结合,熟悉动人的旋律瞬间抓住了现场观众的心。当杨慕坐在钢琴边,自弹自唱起歌曲《再别康桥》时,台下观众也纷纷举起了手机拍摄留念。这首歌曲由台湾作曲家李达涛作曲,当年一度风靡台湾校园。杨慕认为这首歌曲之所以能红极一时、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魅力。“我一直在思考,华语音乐的未来在哪里?我认为是在歌词。有诗,才有歌。”优秀的歌曲必然与中华民族传诵千年的诗词、与文学一脉相承。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与音乐之旅(图2)

《乡愁四韵》演唱现场

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曾发起一场主张“以诗词入歌”的现代民歌运动,自此民谣与诗歌共同携手、蓬勃发展,互相为彼此开辟了一条新出路。其中,创作歌手杨弦的民谣多谱自余光中的诗作,以《乡愁四韵》为代表:“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简短的词句,配上一唱三叹、朗朗上口的节奏,使新诗更走入大众、更容易流传。在当晚的音乐会上,当歌声响起,瞬间将大家带入诗歌中“乡愁”“故土”等情感中。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与音乐之旅(图3)

《原乡》演唱现场

对于台湾和福建而言,闽南语是一种深厚的联结。在诵读音乐会现场,两岸同学都用闽南语朗诵了经典诗词,而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原创闽南语歌曲《原乡》。“春天乎草仔发芽/亲像阿母你乎我生命/春风送我离开故乡/亲像阿母你在不甘我/袜冻返去的故乡/如今新衫变旧衫/只有温暖没变化/思念故乡的心情谁人知”。这首由杨慕作曲、厦门女作家柏殷作词的歌曲,闽南古韵的词风与流行优美的旋律自然结合,钢琴与弦乐缓缓倾诉的间奏,抒发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对母亲和故土浓浓的思念之情。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与音乐之旅(图4)

校园民谣演唱现场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希望花开早……”曾经标志着白话文诗歌诞生的作品融入耳熟能详的校园民谣,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展开了新的篇章,《兰花草》《乡间小路》《春天你来》《浮云游子》等曾经风靡两岸的歌曲,激发了现场作家、学者们的共鸣,大家自发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打着拍子,回味着自己的青春岁月。接下来,丘逢甲、梁启超、闻一多、戴望舒、郑愁予、洛夫、余光中等诗人作品逐次亮相,参加活动的两岸诗人白灵、杨克、罗智成、古月、绿蒂、詹澈、颜艾琳的作品也穿插其中,仿佛带着所有观众穿越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现代诗歌之路。当晚,演出团队为作家三毛所作的纪念歌曲《三毛的歌》以及精心选取的余光中作品《乡愁四韵》缓缓响起时,在座观众纷纷动容,向现场的三毛、余光中家人送上了最真切的掌声、思念与祝福。

此次活动得到了台湾青年学子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大四学生胡可儿告诉记者,28日抵达厦门后,她与厦门的同学们已经排练了多次,在排练间隙,也交流了各自对于文学的感悟。很多学生是第一次穿汉服表演,精美的装饰与动作练习,令他们深深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演出结束后,几位参与用闽南语古音诵读古诗台湾学生的激动不已,专门找到诗人颜艾琳,探讨切磋诗词诵读的发音及至深夜。据了解,很多台湾青年学生都对诗歌抱有浓厚兴趣,很多人还自发参加了各类诗社、诵读社,热爱并追寻着中华诗词的博大与深邃。青年学者、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级研究员涂书玮表示,这场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原创歌曲与诗文朗诵参差、交错,结合了古典传统与现代精神,两岸青年、舞者、歌者的声线与身姿,起落着东方精神文明的巨大蕴藏,连结着两岸文化丰盛、深厚的历史与想象,这场音乐会为南方夏日注入了心灵律动的诗意与沁凉,也证明了文学沟通人心的巨大力量。

“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伴随着金色阳光下的浪漫画面与悠扬旋律,两岸青年学子手牵手,深情演唱了这首根据席慕蓉的诗谱成的《出塞曲》,为此次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夜幕中的俊海浩韵广场像一朵热烈绽放的三角梅,站在台阶高处远眺,舞台上的半圆形LED屏仿佛一轮逐渐从海平面升起的月亮,正应了那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