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一蓑烟雨》研讨会举行:诗歌传统的回归 巴山蜀水的深情讴歌

时间:2024-07-02 11:01:50 编辑:fmz
分享至

《一蓑烟雨》是诗人、作家梁平的全新诗集,收录了诗人近年来的百余首诗歌力作。6月3日上午,张清华、霍俊明、李铁、王华光、胡巍、白浩、鲁娟、熊焱、冯静、张庆宁、杨献平、吕历、阳飏、吴小虫、周轶、张生全等知名评论家、诗人、出版人等齐聚成都锦江之畔,对《一蓑烟雨》展开研讨。研讨会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省作协创研室、四川文艺出版社承办协办。

梁平是重庆人,后又到成都工作生活。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一蓑烟雨》,以嘉陵江和蜀道为发端和收尾,既有对历史深邃的思考与追问,也有对当代风雨人生的感悟。

梁平《一蓑烟雨》研讨会举行:诗歌传统的回归 巴山蜀水的深情讴歌(图1)

研讨会现场。李亚辉 摄

作品既呈现地域气质又有永恒主题

从出发点到落脚点,再从落脚点到出发点,“故乡”始终是文学的母题。在诗人、骏马奖获得者鲁娟看来,《一蓑烟雨》继续呈现出川渝两地浓郁的精神文化气质,“这种源头的灌溉使得梁平的作品在当下更具不可替代、鲜明的辨识度。”

在诗人吕历看来,一名真正的诗人一生都应行走在还乡的路上,他在阅读《一蓑烟雨》中也读到了这样的情怀。他举出诗中的“旧瓦上的故事都有很好的水性”、“我拿一整条江敬你” ……“这样的诗句和诗作令人过目难忘。”

在这部诗集中,吕历特别看重《水经新注-嘉陵江记》《蜀道辞》两首小长诗。在他看来,诗人赓续了古今汉诗的精神血缘,建构、回应了“一个诗人就是一部行走的史诗”、“一部诗歌就是一处诗意的居所”的诗学命题。

在评论家、《诗刊》副主编霍俊明看来上述这两首长诗更像是梁平40年诗歌发展的入口和一个出口。“如果我们把这组诗歌比作长江三峡的话,我们能看到有万千沟壑,有激流浅滩,有林木泉石,有猿声虫鸣,也有雷电风啸。”上述两首长诗以巴开头,以蜀结尾,既是梁平的故乡又构成了梁平的人生阅历,构成了梁平写作思想的底座。”

从早先的《巴与蜀:两个二重奏》《朝天门》再到近期出版的诗集《一蓑烟雨》,省作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铁认为,梁平几十年的创作一直围绕着他对自己生活的巴山蜀水的深情讴歌,“是他人到中年后对人生、对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

从诗歌内容的类型看《一蓑烟雨》,评论家、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白浩认为,这本诗集多为山水游记行旅诗、即物见性的感兴诗,诗人在寻幽访古中咏物咏史,在游历行吟中感兴抒怀。“虽是新诗集,却鲜明可见对于中国诗歌传统的回归。”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大西南文学论坛》执行主编袁昊也主张把《一蓑烟雨》放在当代地理诗学坐标中中去理解,“这本诗集把地理特征、历史内容、当代视野和个人情思有机地结合起来,超越了当代人文地理诗普遍的‘对象与主体’之间隔膜的问题。”

“返乡”还指向精神层面的回归,诗人阳飏从《一蓑烟雨》后记的几个备注逐一分析,无论是诗人寻找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根、还是诗人诗性挖掘掩埋于历史遗存中的人性价值内容、或是诗人从现实出发去寻找扎根于时代泥土的可能,“无不体现了诗人把人世的寒冷与黑暗,通过自身的温暖与悲悯,转换成宽宥和同情,以及对美、爱和善的褒奖。”

诗人心态、修辞技巧赋予作品独特张力

从古至今,人们认为诗歌表达的张力与心态和技巧相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评论家张清华说,在中国古典诗歌里,不少诗人步入中年都有着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伤感和焦灼。“而《一蓑烟雨》中很少见到这样的情感活动,而更多是诗人种种经历后的一种洒脱境界。”在张清华看来,这种洒脱境界与梁平汲取古典的力量分不开,特别是他汲取苏东坡身上那种融合儒释道人生智慧相关,“《一蓑烟雨》中,梁平既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担当情怀,又有外在于世俗的超脱。”

超脱世俗赋予了梁平独到眼光,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冯静就发现,“诗人梁平善于捕捉生活中微小而动人的瞬间,书写日常生活的琐碎复杂和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对祖国山川江河的亲近与热情。”

修辞技巧赋予作品独特的张力。作为和梁平共事了二十多年的同事,诗人、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作协主席熊焱对梁平诗歌很熟悉。“他的写作浩大、深厚,很多评论家和诗人都进行过解读和阐述。”但熊焱此次从梁平诗歌写作中的“轻盈”特点来谈《一蓑烟雨》。熊焱认为,《一蓑烟雨》首先表现在语言上的轻盈,语言上删繁就简是梁平一直的高度自觉;其次表现在梁平对思想、精神和情感上那些微妙的、难以觉察的瞬时体验,能够高度抽象、总结提炼;作品中还有一种象征性价值的轻的视觉形象,通过言外之意来呈现。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总编辑王华光对梁平诗歌艺术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一蓑烟雨》体现着梁平诗歌一如既往的清晰的脉络和审美立场。“写历史题材不为历史所累,写现实题材却不粘滞于现实,巴蜀风情、川地山水和世道人心,就顺理成章地在诗人的心灵孵化下爆发出盎然的诗趣。”

“当梁平把抒情的笔墨转换为一种叙述,年轻的语感和内在的饱经沧桑之间形成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张力。”对此,张清华也极为首肯。而在白浩看来,“梁平诗更多是闲适自在、拈花禅语式的欢乐旷达与浅唱低吟,这是其老境美的一种独特表达。”

听了专家学者们诚意评析,梁平有感而发。他表示,一个写作者当确定了要为诗歌奉献一生时,背景是贯穿一生的主题,这个背景包括故乡出身、知识结构、时代际遇等,这是一位成熟诗人应该思考的事情,而他不断在巴山蜀水中汲取写作力量。梁平还特别强调,“诗人首先要有自己,而怎么写,只有坚定了信心,才能够在于作品中越来越清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