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国新时代的文艺理论

时间:2024-06-17 09:29:25 编辑:fmz
分享至

  随着中外文明交流的拓展、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如何在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建设我国新时代的文艺理论,成为了迫切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近日,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与浙江大学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协办的“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新时代文艺理论”进行了深入交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拓展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热点议题。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十分重要。要做到第二个结合,一方面可以寻找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契合点,另一方面则可以传统文论充实马克思主义文论。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代拓展的方向。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晶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典文艺形象”的论述超越以往文学叙事中的“典型形象”或“典型人物”,是综合性艺术创造的产物,融会不同艺术媒介的艺术特性,以最鲜明直观的审美效果唤起最普遍的审美共通感,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提出的最新美学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心峰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命题。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精彩的文明交流互鉴实践。这些实践的观念基础就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通”。“通”的观念对于文明交流互鉴有着重要启示意义。湘潭大学教授季水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史诗”“中国精神”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为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标志。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玮分析了文化创新、大国风范、理论迭代,认为数字文明时代的“赋权式跨文明传播”(文明赋权)将可能真正取代“霸权式跨文化传播”(文化霸权),使全球传播从美国主导的“跨文化传播”范式向中国倡议的“文明交流互鉴”范式转型。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梁玉水提出,习近平总书记“以美为媒”的重要观点命题,既是对人文与科学辩证关系的申明,也是对包括美术在内的各门类艺术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世界”的新时代新要求。“以美为媒”观点命题更是对包括美术在内的文学艺术“以美育人”,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等功能的美学强调及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美学要求,有着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和文化思想意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李龙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区别于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强调创造性的文化和对新国民的塑造。

  如何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文艺与文化理论建设?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杰认为,以康德美学为核心范畴的形式主义美学大厦正在逐渐崩塌,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核心的美学观念包括世界不同民族美学思想为基本内容的世界美学话语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这是中国学者应该关注并努力阐发的世界性的美学现象。云南大学文学院审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向丽提出,审美人类学尊重和探讨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群体如何“看”世界,立足于对地方性审美经验和本土美学的考察与研究,探讨审美和艺术复杂性和特殊性的深层社会成因,在让小写的复数的美得以如其所是显现的基础上,发掘和阐释审美与艺术的能动性以及美的创生机制,助力审美治理来打造美好生活。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东篱认为,农民画将民众具有民族性与日常性的感觉结构以审美乌托邦的形式表现出来,批判和否定现实对人类本性的异化,打破既定等级秩序和常规教条,进而集体走向自由和解放。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艺和文艺理论如何开拓新的面向?与会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西湖学研究会会长张建庭围绕山水形态美、格局美、意境美、人文美、植物美、村社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西湖的景观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刘方喜阐述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等新技术要素对人类文艺生产方式的重塑。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主任陈定家认为,新时代网络文艺的守正创新要求网络文艺工作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扩大和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和世界影响力的过程中,中国网络文艺逐渐成长为中国现代式新媒介文化的先锋队和生力军。